機床的基本設計步驟
設計機床的步驟在實踐中雖有細節(jié)上的差別,但歸納起來大體上可分為以下4個階段。
1、調查研究
根據市場預測、用戶需要和使用要求進行可行性分析,確定機床的設計參數及制約條件,最后給出可行性報告及設計任務書。設計任務書中的內容包括機床的用途、主要性能參數、工作環(huán)境、有關特殊要求、生產批量、預期成本、設計完成期限以及使用單位的生產條件等。
2、總體方案設計
在滿足設計任務書中的具體要求的前提下,由設計人員構思出若干種方案并進行分析比較,從中優(yōu)選出一種功能滿足要求、工作性能可靠、結構設計可行、成本低廉的方案。
每個方案所包含的內容包括:工藝分析、主要技術參數、機床總體布局、傳動系統(tǒng)、電氣系統(tǒng)、液壓系統(tǒng)、主要部件的結構草圖、試驗結果及技術經濟分析報告等。
在擬定方案時要注意盡可能采用先進的工藝和結構,盡量采用先進技術,設計方案必須以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為依據,凡是未經實踐考驗的方案,必須經過實驗證明可靠后才能用于設計。
3、工作圖設計
在擬定總體方案的基礎上,完成機床的總圖設計、部件裝配圖、零件設計、液壓與電氣裝配圖,并進行運動計算和動力計算。設計時可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、可靠性設計以及優(yōu)化設計。設計結果以工作圖及計算書的形式表達出來,其工作量最大。
按照確定的工藝方案,進行機床總體布局,從而確定機床刀具和工件的相對運動,確定各部件的相互位置,畫出機床總聯(lián)系尺寸圖,即機床原始總圖。在圖中應包括各部件的輪廓尺寸和各部件間的相互關系尺寸,以檢查部件正確的空間位置及協(xié)調的運動.最后對有關圖進行工藝審查、標準化審查等。
4、試制鑒定
工作圖完成后進行試制,然后對樣機進行試驗鑒定。設計人員應參加制造、裝配、試車鑒定全過程,從中了解設計中存在的問題,及時總結經驗教訓,及時修改設計,以便對機床進行必要的改進和提高,并為以后設計積累經驗和資料。
以上幾個階段既有相對獨立性,又是密切聯(lián)系的。